近日,從漯河市馬溝污水處理工程(二期)項目傳出喜訊,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7月28日,項目順利通水,標志著漯河污水項目即將圓滿完工。
該項目是事關漯河市發展大局的環保工程和民生工程,總投資額約1.86億元,日處理規模5萬噸,出水標準為地表水準IV類,服務范圍23.27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35萬人。項目自開工以來,參建各方積極克服環保停工、雨天延誤、疫情影響等不利因素,同時間賽跑,與困難角逐,如期完成今年7月底前通水調試的年度目標任務。
項目的順利實施,不僅為漯河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清流”,有效緩解城市更新發展帶來的污水增量問題,也為水環板塊發展積累了大量工程建設經驗,為公司進一步深耕水務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徐圩新區干散貨輸送棧橋一期項目,由徐圩港區二港池碼頭引出,沿蘇海路、石化三路分別接入虹洋熱電聯產(一期、二期)項目、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和公用工程島項目;整個輸送系統內共有六條直徑600mm的管帶機,全線長約8.1公里,輸送機長度約15.8公里,創下了國內管徑600mm管帶機的長度和數量之最,打破了國內管帶機輸送領域的紀錄。 自2020年7月28日施工以來,項目部砥礪奮進,相繼完成了跨港前大道桁架吊裝,港口內灌注樁樁基施工等一系列難題。而海濱大道跨度達到184米,在接近200米的跨度上進行桁架吊裝,焊接等一系列施工不免為一個巨大的挑戰。 桁架的運輸起點多式聯運中心距離吊裝地點海濱大道與蘇海路交叉口有近12公里的路程,長約百米的桁架如何順利運達吊裝地點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在項目部人員積極與交警、市政部門、運輸公司的協調配合下,對海濱大道以及蘇海路部分路段進行封閉處理,以保證桁架運輸的流暢。9月6日上午8:20分,隨著超大型模塊運輸車的轟鳴聲,一條長97米的鋼鐵巨龍出現在了港前大道上,經過超過7個小時漫長的運輸,下午4時許到達了指定地點。第二條87米長的桁架隔日到達指定區域...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月29日,風和日麗、萬里晴空,經過項目部全體人員一年的艱苦奮戰,內黃縣第一高級中學建設項目順利完成了竣工驗收工作。 內黃縣第一高級中學建設項目屬于安陽市重點建設項目,該校辦學規模為160個教學班,可容納8000到1萬名學生入校就讀,極大的方便了全縣適齡高中學生就近求學,有力的推動了內黃縣第一高級中學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項目部正式進駐現場后,針對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趕工措施方案,并提出了“保安全、促質量、抓進度、履工期”的管理目標,在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生產的前提下,以施工進度、產值統計為突破口和主抓手,輔以進度款的足額按時回收,推動項目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和工程的高質量建設,并將相關風險降至可控范圍內。 在項目管理工作中,為有效控制施工進度,盡可能擺脫因進度壓力而造成工程組織和管理的被動,項目部結合總進度計劃和當前實際情況,詳細制定周進度計劃、月進度計劃,動中糾偏、適時調整,嚴格執行;在認真做好計劃管理,按時檢查、分析、糾偏的同時,圍繞人、機、料、法、環各要...